服务热线:153 0829 0818 欢迎您访问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本地新闻

平昌县得胜镇“一二三四五”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发布时间:2023-03-02
       得胜镇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创造绿色经济价值,既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也让得胜的山水绿起来。
       推广一种模式。得胜镇以“生态循环、绿色发展”总体布局,推行“优质牧草栽培+有机肥转化利用+粮经作物提质增效”的种养循环模式,实行玉米稿杆青贮转化利用,牛粪发酵成有机肥投入牧草、花椒、水果、粮油种植,实现循环利用,有效降低肉牛养殖成本。
       抓住两大载体。一是百年牛市显优势,立足得胜600余年川东北第一肉牛交易市场的厚重历史和传统耕牛养殖基础;二是科技支撑保障足,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设立专家服务站。
       做实三方带动。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养殖大户,发挥全镇3家肉牛养殖1000头以上规模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镇发展50头以上规模养殖大户48家,养殖肉牛3467头。二是养殖大户带动家庭农场,全镇48家5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大户通过技术指导,多方动员带动全镇发展6-50头养殖规模的家庭农场121家,养殖肉牛3126头。三是家庭农场带动散户养殖,以121家家庭农场为核心,通过广泛宣传,带动家庭农场周边392户散户,养殖肉牛668头。
       夯实四项措施。一是专班推进,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得胜镇现代肉牛生态循环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全镇肉牛产业发展。二是优化服务,综合农技、畜牧部门职能,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重点对圈舍消毒、饲料配备、防病护理等进行技术指导。三是金融支持,四川农信推出“兴牛贷”,为102户养殖户发放贷款15000余万元,农业银行推出“领头贷”为47户养殖户发放贷款680万元。四是强化考核,制定良种肉牛发展目标任务清单,细化考核细则,对养殖规模、规模养殖场建设、疫病防控、生态环保等方面进行专项目标考核。
       实现五大增效。一是借牛还牛,以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为依托,按协议“借”能繁母牛给有养殖能力的脱贫户、监测户,以五年为周期,五年内产下的牛崽归脱贫户、监测户所有,五年后母种牛“还”给公司。按每头能繁母牛五年产4头牛崽计算,脱贫户、监测户最低可收益3万元。目前已带动全镇25户农户养牛45头。二是园区务工,平昌现代肉牛生态循环产业园区长期用工岗位46个,人均月收入3600元,短期用工岗位100余个,人均月收入3500元,既帮助农户实现了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又降低了产业园用工成本。三是托管代养,无养殖能力的农户可自行筹资购买牛犊,委托有能力的养殖场(户)代养,风险由农户和代养场(户)共同承担,待牛出栏后,代养场(户)归还农户购买牛犊本金,并且代养场(户)每年每头牛给予农户2000元的分红资金。四是牧草种植,全镇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现已在马灵社区、莲花村、玉鹿村等地种植牧草1000余亩,涉及养殖户及农户46户,每亩牧草年产8吨,每吨牧草市场价格400元,每户农户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五是土地流转,四川大巴山牛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养殖场(舍)流转土地500余亩,用于建设养殖场(舍)以及牧草种植,按每亩土地平均300元计算,每年可产生15万元土地流转费,进一步增加了农户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