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群乐镇:聚焦市场 抱团取暖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4-01-29
恩阳区群乐镇率先采取“聚焦市场、抱团取暖” 的模式整合全镇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成立股份制公司(群乐农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垦公司)发展集体经济,2023年实现营收约446.9万元,利润约63.5万元,分别比2022年增长242万、34.5万。
一、引入企业思维,建立企管制度,各村抱团成立股份公司。农垦公司搭建现代企业治理架构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下设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各一名,全面负责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策划和组织领导、协调、监督等工作。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起草了公司章程,明确规定了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企业运行机制。农垦公司日常管理由懂经营管理的村干部兼职负责,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为朱家沟村的支部书记和新河社区副主任,另外还聘请两名村干部参与公司日常管理,初步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团队。
二、聚焦主导产业,开展市场合作,助力肉牛产业链条式发展。农垦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全市优势大品种“2+1”计划并结合群乐镇“一草二牛三加工”肉牛产业发展思路,围绕肉牛全产业链与社会资本广泛开展合作经营。2022年7月农垦公司与陕西军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犇牛草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青贮饲草加工,其中农垦公司占股51%。与陕西军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占地40余亩的集体经济产业园,涵盖冻库、烘干塔、青贮窖等农业加工设施。
三、坚持农业属性,找准市场定位,服务“三农”有成效。农垦公司围绕现代农业这条主线,开展涉农生产经营,主要开展了农机服务、承接工程、农产品初深加工等经营业务。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先后在成都绕城沿线、平昌、南充等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收益125万余元;承接工程方面,主动参与镇政府办公楼排危、衔接资金、道路水毁、饮水工程等项目25个,实现收益270万余元;农产品初深加工方面,2023加工菜籽油4500斤,依托粮食烘干塔烘干粮食120吨。2023年加工青贮玉米1200吨,其中全株青贮玉米800吨,青贮玉米秸秆400吨。
四、“统”“分”结合,分配机制多元,联农带农增收效果明显。农垦公司所有权实行股份制,首期以实际出资额的比例占股,制度设计上为各村预留了相同比例的入股权,在远期实现盈利并分红后,根据实际情况,在8个股东商议一致通过后可从新确定入股的比例。农垦公司采取二次分红机制,按照实际出资,每年各股东按照3%的比例提取分红。首次分配后的剩余利润部分按照“262”的比例再次进行分配,其中,剩余利润的20%用于管理发展,60%用于村集体二次分红,20%用于完善各村公益事业,用来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真正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一、引入企业思维,建立企管制度,各村抱团成立股份公司。农垦公司搭建现代企业治理架构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下设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各一名,全面负责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策划和组织领导、协调、监督等工作。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起草了公司章程,明确规定了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企业运行机制。农垦公司日常管理由懂经营管理的村干部兼职负责,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为朱家沟村的支部书记和新河社区副主任,另外还聘请两名村干部参与公司日常管理,初步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团队。
二、聚焦主导产业,开展市场合作,助力肉牛产业链条式发展。农垦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全市优势大品种“2+1”计划并结合群乐镇“一草二牛三加工”肉牛产业发展思路,围绕肉牛全产业链与社会资本广泛开展合作经营。2022年7月农垦公司与陕西军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犇牛草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青贮饲草加工,其中农垦公司占股51%。与陕西军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占地40余亩的集体经济产业园,涵盖冻库、烘干塔、青贮窖等农业加工设施。
三、坚持农业属性,找准市场定位,服务“三农”有成效。农垦公司围绕现代农业这条主线,开展涉农生产经营,主要开展了农机服务、承接工程、农产品初深加工等经营业务。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先后在成都绕城沿线、平昌、南充等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收益125万余元;承接工程方面,主动参与镇政府办公楼排危、衔接资金、道路水毁、饮水工程等项目25个,实现收益270万余元;农产品初深加工方面,2023加工菜籽油4500斤,依托粮食烘干塔烘干粮食120吨。2023年加工青贮玉米1200吨,其中全株青贮玉米800吨,青贮玉米秸秆400吨。
四、“统”“分”结合,分配机制多元,联农带农增收效果明显。农垦公司所有权实行股份制,首期以实际出资额的比例占股,制度设计上为各村预留了相同比例的入股权,在远期实现盈利并分红后,根据实际情况,在8个股东商议一致通过后可从新确定入股的比例。农垦公司采取二次分红机制,按照实际出资,每年各股东按照3%的比例提取分红。首次分配后的剩余利润部分按照“262”的比例再次进行分配,其中,剩余利润的20%用于管理发展,60%用于村集体二次分红,20%用于完善各村公益事业,用来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真正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