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3 0829 0818 欢迎您访问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通知公告

恩阳区群乐镇在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协会首届年会暨产业发展座谈会发言材料

发布时间:2023-01-13

  今年以来,群乐镇发扬讲真话、做实事的工作作风,在聚焦产业、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之间不断探寻三产融合发展群乐模式。一年来我们按照“说我所做、做我所说”的工作要求,以“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毅力和决心坚持在产业强区的道路上奋力奔跑。借此机会分享几点具体做法,如有不妥望指正。

  一、摸清家底,科学绘就产业蓝图

  群乐属于丘陵山区,土地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同时,土地是承载产业的基石,也是制约我镇肉牛产业发展主要障碍之一。如何克服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困难,对标肉牛产业用地特性,最大程度的促进项目落地。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开展“三区三线”工作寻求取得突破。通过全面规划,对全镇产业发展予以科学定位,按照“种养循环”的发展原则,我们以“一草二牛三加工”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域规划养殖和产业用地。从2021年开展“三区三线”工作至成果运用期间我们紧盯政策的每一次调整,经多方汇报和沟通,把全镇范围内适合养殖的土地、场镇周边及国道沿线适合产业发展的土地予以调出永久基本农田。截至目前,共调整1000余亩土地用产业发展,其中,可用于养殖面积达40亩以上的土地5块共约800余亩,场镇周边的产业发展用地200余亩。

  二、夯实基础,补足产业发展短板

  优质饲草和牛犊“两样在外”是当前我们发展肉牛产业的短板和掣肘。我们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向产业短板进军,向最难处攻坚。如何解除养牛人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的降低养殖成本。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夯实产业基础在控制养殖成本上取得突破。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要打牢优质饲草和牛犊这个产业基础,肉牛产业前途坦荡。通过正确认识“农牧并重”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牛肉也是优质大米、牧草也是粮食的大食物观。正确解读相关用地政策,通过政策资金投入、寻求社会资金支持、预交定金的方式主动“找钱”,积极推动“村集体+业主”的青贮饲草种植发展模式。全镇集中连片规划建设青贮玉米种植基地1200亩,通过治理撂荒地规划建设牧草种植基地共约800亩,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发动农户分散种植青贮饲草2000余亩。通过制定能繁母牛补助政策,对母牛养殖提供资金支持,合理统筹使用“增养增种”等现有资金,2022年全年纳入能繁母牛补助计划资金约40余万元。

  三、整合资源,创新助力产业发展

  回望过去,曾经以集体经济、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镇域经济发展不可谓不红火。时至今日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旋律。在产业发展上不是思想解放不够、就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缺人”和“缺钱”几乎是一谈乡村振兴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为此,如何回应发展这个时代最强音。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党建引领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助力肉牛产业体系化发展取得突破。通过整合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部分资产抱团发展,合资成立镇级层面集体企业(农垦公司),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市场竞争,打破了旧有利益格局,形成村村捆绑、联动发展的模式。由8个村(社区)支部书记任董事,选拔年轻有为的村干部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并给予一定补助,双重身份待遇叠加从而解决人的问题。农垦公司始终坚持“粮经统筹”,围绕肉牛产业深耕农机现代化服务,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自成立以来全力开展工程机械、农机服务等业务。2022年,公司撂荒地治理和农机服务已扩展至茶坝、双胜、义路、马鞍等周边乡镇,同时,公司优先承接镇域衔接资金等项目,2022年度公司工程和农机板块账面利润达20余万元。公司与优质业主开展合作经营拓宽经营渠道,成立“犇牛草业”加工优质牧草,全年加工牧草达2000余吨。公司也正在探索利用撂荒地最大程度简化建圈生态科学放养肉牛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以上是在结合“优势大品种”和农业园区化发展的基础上,在市区两级抓产业的浓厚氛围下,一个乡镇如何具体落实肉牛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仅是我们以探索创新集体经济发展为主积极向主导产业聚焦所作的一点努力和尝试,谈不上正确和经验,更谈不上成绩,再加之本人基层工作经历尚浅,不对之处望各位海涵。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3年,群乐将以万头牛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带动全镇肉牛产业向上向好向快发展,以群乐之干,主动担纲产业之赞,争取蹚出一条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