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3 0829 0818 欢迎您访问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产业动态

专访 |全国最大为何落户巴中?百亿集群项目如何实施?

发布时间:2022-11-19

  雅拉德荣百亿级优质肉牛全链集群项目为何选择了巴中?在肉牛品种上为何“倾心”于“海福特”?该百亿集群项目将如何实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雅拉德荣农牧科技集团执行总裁罗林。

一、“全国最大”为何落户巴中?

  肉牛的选育对资金和科研实力要求有很高的“门槛”,散养户没有实力去做,规模养殖企业不愿意开展这项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巴中雅拉德荣育种场为何最终选择了巴中?

  据了解,雅拉德荣农牧科技集团是新加坡雅拉集团与特驱集团联手打造的“中国肉牛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强强联合专注于肉牛产业链经营。雅拉集团从2016年开始在全球布局肉牛产业,截至2022年8月,集团已投入近20亿人民币,在中国可进口肉牛种源的国家通过并购等方式建立了“肉牛种群繁育”“跨海物流运输”“进口安全隔离场”“肉牛养殖”及“屠宰加工”的肉牛全产业链体系。

  最打动我们的是巴中优质的营商环境。”罗林说,公司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肉牛产业链,会从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去综合考虑。公司总结出发展肉牛养殖的“四驾马车”,包括政府引导、企业组织、金融帮扶、技术护航,所以在一个区域发展产业,好的营商环境特别重要。“我们被巴中市委、市政府发展肉牛产业的系列政策所吸引,更看重巴中优异的营商环境。在后来的合作中也证明了这一点,党委、政府的工作推进效率高、政策落实好,坚定了我们加大投入、加快启动项目的决心。”

  另一个原因是巴中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适合发展肉牛养殖。”罗林介绍,因为肉牛养殖对温度、环境等有特殊要求,公司按照纬度在全国布局。在四川的布局中,发现川东北区域适合布点,特别是巴中有优良的自然资源,适合养殖和饲草种植,加上营商环境的加持,最终落户巴中在情理之中。

二、为什么选择“海福特”?

  对于习惯养殖本地牛和西门塔尔的巴中众多肉牛养殖户来说,“海福特”肉牛还是个“新鲜”的品种。雅拉德荣公司在巴中实施百亿级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集群,为何要选择“海福特”?为何将解决“海福特”的种源因素放在最优先、最基础的地位?

  “选择‘海福特’,是公司团队经过深度调研后作出的选择,前后经过4年时间去论证。”罗林说,从2018年开始,雅拉德荣经营团队调研了国内32个肉牛产业特色县、考察了多个肉牛产业发达的国家,从其发展历史和现状中发现,养牛必须要做种源,这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

  种源不佳,是国内不少区域发展肉牛产业的共有“痛点”。不少省市肉牛存栏量排名很好,但是牛肉产量并不匹配。其主要原因是优质肉牛占比较低,多为地方杂交牛,养殖周期比优质良种牛更长、出肉率却更低。要发展优质肉牛种源集群,就是发展肉牛产业的“种源芯片”。

  “牛肉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需求均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缺乏优质种源的情况是各地面临的共性。要短时间内培育出优质肉牛品种并不现实。”罗林说,集团结合国内保障“粮食安全战略”和推广“秸秆变肉”肉牛养殖理念,经过大量的对比、筛选,选择了“海福特”。“海福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具有性情温驯、生长快、早熟易肥、肉质好、饲料报酬高、抗逆性较强等优势,是全球分布最广和口碑最好的优质肉牛品种之一,适合巴中及国内大部分区域养殖。通过引进、选育、育肥,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的关头,是实现后发赶超的最佳办法。

3、百亿集群项目如何实施?

  今年7月,巴中市、平昌县人民政府与雅拉德荣农牧科技集团签订协议,发展百亿级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并成立了巴中雅拉德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在巴中开展了30多场雅拉德荣肉牛全产业链项目推广会,培训了800多名肉牛养殖户。

  罗林介绍,按照集团公司“企业育种、农户繁育、集中育肥、屠宰加工”的“四段经营”模式,解决肉牛产业目前存在的“基础母牛缺乏、良种覆盖不高、疫病问题突出、规模化程度低、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等“五大制约性”问题,对巴中的百亿级集群项目,雅拉德荣集团计划逐年分步实施。

  2022年和2023年,在平昌县及周边适合发展肉牛产业的区域,发展2万头“海福特”基础母牛,2024年发展3万头,2025年发展5万头,并力争用6至8年时间,在巴中全域打造形成“30万头基础母牛+10万头出栏育肥牛”的产业规模,形成国内最大的“海福特”优质肉牛种源和全链集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